軍報記者親歷陸軍某空中突擊旅第二一四次空地協同攻防演練
上圖:機降突擊。文茂昌攝
開欄的話
時光是忠實的記錄者,也是偉大的見證者。當2019年的日歷翻開,又一個新春即將到來,又一段改革強軍新征程已開啟。
年味漸濃,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開始奔向家的方向,準備歡慶團圓。然而,共和國軍人們正步履匆匆,在位于大江南北的各自崗位上默默堅守、砥礪前行。
基層是部隊建設的基礎,也是軍事新聞工作者成長的沃土。為深入貫徹習主席關于“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指示精神,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結合貫穿全年的“記者在戰位”大型主題采訪活動開展“新春走軍營”采訪活動,派出精干力量組成融媒體采訪分隊,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駐邊遠艱苦地區部隊,用全媒體方式記錄和呈現基層官兵保家衛國、犧牲奉獻、忠于職守、苦練精兵的家國情懷與時代風采。
從今天起,本報開設專欄,連續刊登前方記者從高原海島、萬里邊關、執勤一線和練兵現場發回的親歷式報道。敬請關注!
鐵翼飛旋,狂飆掠地。
巨大的轟鳴聲沖擊耳膜,濃烈的航油味刺激鼻腔,加之連續顛簸晃動,記者感到一陣陣反胃。機艙內,全副武裝的突擊步兵正緊張整點裝具,準備投入戰斗。
元旦前夕,陸軍某空中突擊旅2018年最后一場空地協同攻防演練在某訓練場展開。這是該旅組建以來第214次組織帶戰術背景的協同演練,記者兵分三路嵌入不同戰位體驗戰斗過程。
當天15時02分,迎著隆冬的寒風,由武裝直升機、運輸直升機組成的飛行編隊,搭載著數十名突擊步兵,向著目標空域超低空突擊。
空中突擊力量,具有快速機動、精確打擊等優勢,在現代戰爭中擔負著重要使命。這次軍改,空中突擊旅首次進入人民軍隊序列,成為陸軍由平面作戰向立體攻防轉型的一支標志性力量。
2017年7月30日,組建不久的中國陸軍空中突擊旅在朱日和沙場閱兵中首次公開亮相,接受習主席檢閱。
“不同于傳統步兵,也不僅是搭載步兵的陸航,而是融合兩者的一支新質作戰力量。”正在某軍用機場塔臺指揮演練的該旅副旅長、特級飛行員石磊向記者介紹。
對此,與記者同機的該旅某突擊步兵連中士陸寶樹深有體會。從摩托化步兵變為突擊步兵,他和戰友們的這一步跨得并不輕松。
曾是某摩步團400米障礙訓練紀錄保持者的陸寶樹,成為突擊步兵后最先遇到的障礙是暈機。第一次坐直升機,他吐得頭暈目眩,兩腿發軟。
空中突擊旅成立之初,不少曾在比武場上摘金奪銀的步戰精兵遭遇了“下馬威”:有的暈機,有的恐高,有的身體協調性不適應新課目……大家逐漸認識到,單靠打得準、跑得快、投得遠的傳統步兵技能,無法適應突擊步兵作戰需要。
“空中突擊旅在我軍是個新生事物,作為這一新質作戰力量戰斗力生成的探路者、試驗隊,我們絕不能退縮。”在此次演練預定機降場,該旅旅長、特級飛行員武自強向記者回憶起幾個練兵場景——
部隊組建之初,機降訓練條件還不完全具備。官兵找來腳手架,在400米障礙場的壕溝上方搭起高臺,系上繩子當作臨時機降訓練場,在反復訓練中克服恐高,摸索機降方法。由于沒有現成經驗可循,不少官兵在訓練中受傷。
突擊步兵剛開始成建制搭乘直升機,每架戰機的艙內都要放一個小桶,一個場次下來,官兵們的嘔吐物快要把桶裝滿。一次、兩次、三次……桶里越裝越少,直至突擊隊員全部適應飛行。
去年夏天,為避免時間浪費在進場、離場途中,盡快與直升機分隊磨合,幾個突擊步兵營在機場搭起野營帳篷,以“兩班倒”的形式,進行機降和空地協同進攻訓練。連續一個多月,戰機轟鳴聲晝夜不停,突擊隊員吃住在機場。
“抵達機降場,突擊分隊實施機降!”15時35分,坐在機艙最前方的上士班長高鄭委的耳機里傳來指令,他迅速起身對著全班做雙手拍打前胸的動作,提示大家準備離機,隨后拉開艙門,向艙外拋繩。
突擊隊員迅速起立,從前到后傳遞手勢,當站在隊尾的副班長陸寶樹豎起大拇指,示意準備就緒,高鄭委第一個抱繩往下跳,突擊隊員們緊跟著跳出機艙。
頭頂旋翼飛轉,記者探頭往下看,機身離地足有五層樓高。
為了練就降得下、降得準、降得快的硬功夫,突擊隊員們付出了艱辛努力。在該旅采訪時,記者得知某突擊步兵連“4麻袋手套”的故事。
剛開始摸索繩降方法,官兵們戴的是勞保手套。從十幾米高的空中順著繩子往下跳,握繩力度輕了,著地速度太快,腿腳容易受傷;握繩力度重了,下降過程中摩擦力大,手套和手掌極易磨破。后來,官兵們又嘗試了帆布、羊皮等多種手套。一雙雙沾著血的破手套被收集起來,到全連完全掌握繩降方法時,足足裝滿了4麻袋。該旅副政委王斌說,這些手套是傳統步兵向突擊步兵轉型的最好見證。
這次演練前一天,記者一行曾到該旅模擬訓練中心體驗飛行駕駛。坐進模擬駕駛艙,密密匝匝的儀表讓人眼花繚亂,前方大屏幕上呈現出戰機飛行時的逼真場景。在飛行員嚴成方的輔助下,幾名記者嘗試著做俯沖、拉升、轉向等動作,僅僅十幾分鐘,大家就先后感到頭部發脹,并伴有眩暈。
正在這里指導訓練的上校飛行員陳凱屹介紹說,最難的并不是開直升機,也不是投送兵力,而是與突擊步兵協同完成立體攻防任務。
飛行員王留根清晰地記得,2017年7月,他與30名新飛行員來空中突擊旅報到,旅長武自強第一次見他們時說的話令大家熱血沸騰:“你們是中國陸軍空中突擊部隊的首批新飛行員,也是這支陸戰新銳的未來與希望!”
大場次飛行、跨晝夜飛行、復雜氣象條件下飛行……從陸航到空中突擊力量,直升機分隊的指戰員同樣感受到巨大壓力。為加速融合,飛行員汪海洋被派往突擊步兵營當副營長,在與突擊步兵一起摸爬滾打中,對空地協同方法進行研究。
記者從該旅作訓科了解到,該旅2018年直升機訓練飛行比2017年大幅增加。
演練進入摧毀“敵”重要目標階段。緊隨地面分隊的記者看到,該旅某突擊步兵連指導員王琰迅速觀察地形、判明情況,指揮突擊步兵分成多路,一邊進行掩護射擊,一邊快速突擊。這名外表清秀的政工干部,指揮戰斗干凈利索。
記者了解到,在爭分奪秒進行大練兵的同時,該旅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嵌入戰位的路子,一批像王琰這樣的政工干部活躍在練兵場,以直升機機組為單元組建的各黨小組有效發揮作用,“鐵翼小講堂”“草地懇談會”“方艙交心會”等活動激發了官兵的練兵熱情。
組建一年多來,該旅完成了上級賦予的空中突擊部隊試訓大綱編修任務,總結出戰法訓法成果50余萬字,初步形成了一套空中突擊部隊建訓規范,在陸軍組織的演訓活動中表現出色,數十名官兵在各類軍事比武競賽中斬獲名次。
“蜂鳥,蜂鳥,我是鋼刀,曳光彈指示目標,請求摧毀!”幾個突擊班組的佯攻,為準確標定“敵”重要目標爭取了時間,坐在突擊車上的王琰通過無線電召喚空中火力支援。
就在武裝直升機對“敵”實施打擊時,運輸直升機又呼嘯而至,穩穩降落,完成任務的突擊分隊迅速登機撤離。
轟鳴聲由近至遠,旋翼卷起的枯草和落葉在空中飛舞,一場空中突擊演訓劃上圓滿句號。(林乘東 錢曉虎 蔡鵬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