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排除上千次火炮故障,先后獲得八項軍隊科技進步獎,第八十三集團軍某旅一級軍士長趙法強——
磨出“鐵砂掌” 只為“零故障”
趙法強近影。陳輝 攝
深秋時節,大漠戈壁某演訓場硝煙彌漫,呼嘯而出的炮彈刺破夜空。突然,陣地上一門火炮出現故障,擊發后炮彈仍留存在火炮內!
“炮位人員迅速撤出陣地!”疏散人員后,第83集團軍某旅裝備搶修組組長、一級軍士長趙法強立即帶人抵達炮位。
擊發后的底火隨時可能自動發火,將炮彈從炮膛內射出,此時排除故障相當于站在火藥桶上。按照操作規程,在等待幾分鐘后,趙法強借著手電筒微弱的光線開始排查故障。
“底火有擊發痕跡,擊針無折斷且突出量也符合技術要求……”憑借多年積累的維修經驗,趙法強很快發現故障原因:底火旋量過深造成擊針打擊底火深度不夠。在一名戰友配合開閂后,他用滿是老繭的手小心翼翼地取出藥筒,拿起扳手將底火旋轉180度。裝填、復瞄、擊發,一場突發險情被順利排除。
火炮哪里出了故障,用手一摸就能準確判斷,這是趙法強從事火炮維修21年練就的“絕活”。憑借這雙手,上千次火炮故障被成功排除。他也因此獲得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先后4次榮立三等功。
過硬的技能并非與生俱來。剛從士官學校畢業那會兒,趙法強在一次安裝火炮反后坐裝置時,不慎把自己的手擠入卡槽里,手指瞬間鮮血直流。但這并沒有影響他鉆研的勁頭。當天晚上,他忍著疼痛到學習室加班,邊回想維修技法,邊寫維修心得。那段時間,戰友們經常看到手指纏著紗布的他,在修理工間熟悉火炮各結構部件。
火炮射擊通常安排在夜晚進行,判斷故障大多靠“觸覺”。為了培養自己對火炮每個零部件的手感,趙法強經常熄燈后提著工具箱蹲在火炮旁,一次又一次反復練習檢修技能。
憑借這股韌勁兒,趙法強手上的老繭越來越厚,仿佛“鐵砂掌”一般。但他對火炮零部件的手感越發靈敏,維修起來更是精準迅速。
一次,上級組織專業技術尖子比武。當得知比武采用的全是新裝備,趙法強心里有些忐忑,因為新裝備參數、性能以及容易出現的故障他還沒有完全掌握。“越是困難越要往前沖!”深感本領恐慌的趙法強并沒有放棄,受領任務后,他一頭扎進修理工間。將新裝備零部件拆了裝、裝了拆,對遠程火箭炮發射器、瞄準裝置、發射點火控制等裝置的性能結構反復研究背記……經過充分準備,他最終在比武中斬獲第一,排除故障時間更是比第二名快了一大截。
趙法強常說,平時最喜歡聽的就是火炮“怒吼”的聲音,臨近最高服役期限的他對崗位倍加珍惜。軍旅生涯中,他先后完成的技術革新項目有30余項,其中8項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談到未來打算,他微微一笑:“我得趕緊把這些年積累的經驗梳理出來,原原本本地傳給年輕同志,爭取帶出更多優秀維修人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