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歌精神的時代回響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風沙陣陣,浩瀚蒼茫,渾厚響亮的歌聲響徹西北戈壁上空。實兵對抗演練前夕,第74集團軍某旅“志愿軍戰歌連”官兵迎著風沙,面對連旗,氣勢鏗鏘地唱起當年響徹抗美援朝戰場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
戰歌穿越時空。1950年的鴨綠江畔,由該連時任政治指導員麻扶搖作詞,著名作曲家周巍峙譜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被譽為戰場上的“精神原子彈”,鼓舞著志愿軍將士前赴后繼、英勇殺敵,讓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奏響了不畏懼任何強敵的“戰斗旋律”。
時光荏苒,物換星移,唯精神永放光芒。“志愿軍戰歌連”傳承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凝練出以“捍衛和平,保家衛國的忠魂正氣;齊心團結,眾志成城的民族志氣;不畏強敵,逢敵亮劍的向戰膽氣;敢打必勝,無往不勝的血性豪氣”為內涵的“志愿軍戰歌精神”,激勵官兵矢志練兵備戰,踐行初心使命。
一
西北戈壁,火炮列陣。
“放!”隨著陣地指揮員一聲令下,數十道火舌劃破夜空,覆蓋目標,迸發出耀眼的火光……這是“志愿軍戰歌連”不久前組織實彈射擊時的一幕。
歷史照耀現實,現實輝映歷史。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場上,該連有著相似的“火力奇襲”。
1950年12月,該連配屬進攻部隊擔負突破臨津江防御任務。面對敵精良的裝備與牢固的陣地,該連毅然請纓對敵強行壓制射擊。呼嘯而出的炮彈如同一把把尖刀,刺向敵炮陣地,使敵火炮在開戰40分鐘內未發一彈,完全被打“啞”。這次炮擊有力支援了前沿部隊的沖擊,被兄弟部隊譽為“取消敵炮發言權”。
次年2月的漢江阻擊戰中,敵軍調動40余輛坦克、30余架戰機和10幾門火炮對志愿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在敵炮壓制和飛機轟炸下,“志愿軍戰歌連”官兵將火炮推進至距敵1000多米處,對敵坦克實施直瞄射擊。如此出其不意的戰法,一時間使敵連連受挫,進攻遲滯。
“鋼少氣多”的“志愿軍戰歌連”官兵面對裝備精良的敵人,憑借過人的膽氣和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英雄前輩的血性基因,在今天的官兵身上傳承。該連下士李家成第一次以瞄準手的身份參與實兵對抗演練,擔負著全連最為關鍵的任務。盡管在訓練場上他的成績都能達到良好,但是面對惡劣環境下的嚴苛要求和多晝夜“持續作戰”的考驗,李家成心里起初有點沒底,總擔心自己完成不好,在關鍵時刻給連隊丟臉。
“同為‘志愿軍戰歌連’的一員,先輩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先輩的榮光要由我們來續寫。”一次黨史學習教育課中,在重溫了連隊的光榮戰史后,李家成下定決心挑戰自己。他與全連瞄準手一起,將帳篷搭在炮庫旁,白天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練手法、推流程,晚上打著手電在帳篷里查資料、做總結,在訓練間隙向老操作手請教學習。
經過一個多月的訓練,他以全連第一的考核成績,充滿自信地走上演訓場。
硝煙滾滾,鋼鐵火炮列陣荒漠、蓄勢待發。指揮所不斷傳來指揮口令,班長歐睿準確復誦,李家成精準操控,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數十發帶著尾焰的炮彈精確覆蓋靶區。隨著一聲聲轟響,“志愿軍戰歌精神”在官兵心中煥發著新的光芒。
二
每日操課哨聲響起,全連官兵在樓前整裝待發,熱情高昂,齊唱《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連隊一、二樓走廊上掛滿軍事訓練一級單位、集體二等功等牌匾。站在連隊赫赫“戰功”前,官兵既備受鼓舞,也倍感壓力。
“部隊每次移防,第一件事就是掛榮譽牌匾。每逢新兵下連、新干部任職,第一堂課就是去連隊榮譽室參觀學習;每逢重大演訓任務,第一件事就是重溫光榮連史,傳承先輩精神。連隊通過這些方式,不斷將紅色基因根植在官兵心中,轉化為練兵備戰的不竭動力。”該連現任指導員楊德程說,70多年來,連隊轉戰南北、武器裝備不斷更新,“志愿軍戰歌精神”始終高昂。
2017年初,士官陳俊光剛在原駐地買房安家,所在部隊就接到移防命令。面對抉擇,他在決心書中寫道:“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之時則忘其親,擊鼓之時則忘其身。我將懷揣著這份信念再出發。”
2018年,炮長唐報代表連隊參加炮長專業集訓。在考核中,因個人失誤未能捧回連隊蟬聯多年的冠軍獎杯。含著眼淚回到連隊后,他訓練更加刻苦。第二年,他再次報名參訓,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取得總分第一的好成績。
該連駐地位于改革開放最前沿,近年來,面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復雜斗爭,“志愿軍戰歌精神”的教育激勵作用怎么發揮?戰斗文化如何傳承?該連官兵為此多次與老指導員麻扶搖交流。
“戰歌應該與時俱進,為表達新一代軍人的心聲服務……”時任指導員張曉強接到麻扶搖的回信后,組織大家集思廣益,把戰斗故事、戰斗歌曲、戰斗詩詞作為培育戰斗精神的三大載體。
他們從連史中選取不同歷史時期的30個經典戰斗故事,還原細節、結集成冊,讓官兵從中感悟戰斗精神;選取《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等25首戰斗歌曲,梳理出每首歌曲的創作背景,讓官兵深層次了解歌曲背后的家國歷史;集納80首古今優秀軍旅詩詞,開展詩詞賞析、接龍和背記活動,潤物細無聲地滋養軍人豪情。此外,他們還多次邀請連隊老兵講歷史、話傳統,幫助官兵深入了解紅色基因傳承脈絡,加深對紅色血脈的情感認同。
三
在“志愿軍戰歌連”電子史館后記中有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是根,就讓它根深葉茂;是魂,就讓它魂牽夢繞。每當祖國和人民召喚的時候,戰歌就像一粒火種迅速點燃全連將士的激情,續寫戰歌連隊永遠不變的軍魂。”
2017年,“志愿軍戰歌連”改編移防還不到一個月,連隊黨支部就向上級請戰擔負特種彈試射任務,向“取消敵炮發言權”的前輩看齊,“雄赳赳、氣昂昂”地遠赴西北戈壁。
在戈壁灘上,狂風如刀削、晝夜溫差大。很多從南方來的戰士不適應,出現了流鼻血等情況,只能用水打濕毛巾敷在鼻子上,才得以緩解。
惡劣環境對身體的影響,咬咬牙就能克服,但武器裝備在高海拔環境下的性能“變化”,卻讓官兵擔心。因為瞄準時如果差一個密位,誤差就可能上百米。大漠里,連隊黨支部帶領官兵一遍遍推演射擊流程,查找問題根源,集思廣益尋找解決辦法,最終完成了6種48發特種彈射擊,打出了一套效能成果,順利完成實彈射擊考核。
2018年底,連隊換裝某新式自行火箭炮。“我們是‘志愿軍戰歌連’,就該打硬仗。”新裝備列裝次年,連隊遠赴西北大漠展開實彈射擊演練,連長李勇主動請纓,代表全連把最艱巨的任務“搶”了過來——探索新裝備在戈壁沙漠地區的新打法。
敢打!必勝!新裝備列裝僅半年,他們相繼攻克沙土地發射陣地構設、大風天候影響等難題,不僅順利通過實彈射擊檢驗,還憑借最高的命中率,獲得全旅總成績第一名,被譽為“神炮連”。
在“志愿軍戰歌精神”的感召下,全連官兵鉚足了勁兒,爭相為連旗添彩、為戰歌助威。自2017年以來,連隊榮立集體二等功3次,集體三等功1次,連續3年被戰區陸軍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和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讓戰歌響徹練兵場,把榮譽寫在戰旗上。今天,為真正實現“氣”多“鋼”硬,“志愿軍戰歌連”官兵正向新的目標發起沖鋒。(黃海)
上圖:戰斗警報拉響,官兵迅速登車出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