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飛行教官: 鋪就“飛鯊勇士”養成之路
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艦載機飛行教官群體。萬全攝
近日的一場特殊飛行,對年輕的飛行員曲坤來說意義非凡——
當天晴空萬里,北國冬日的陽光暖意融融。曲坤駕駛有著“飛鯊”綽號的殲-15飛機從遼寧艦返航,穩穩降落在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機場跑道上,取得了夢寐以求的航母著艦資質。
在該基地艦載機飛行教官們的悉心培育下,包括曲坤在內的又一批年輕飛行員駕駛“飛鯊”,加入了“尾鉤俱樂部”。
這些年來,這個平均年齡30多歲的教官群體,先后培養出多批艦載機飛行員,實現了零星培養到批量培養的新跨越,具備了晝夜間全時域教學能力,為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艦載機訓練團展開“拓荒之旅”
2012年11月23日,對于航母艦載機事業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這一天,“航母戰斗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駕駛殲-15戰機在遼寧艦上實現首次成功著艦,中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而這一天,參加航母艦載機飛行員選拔的孫寶嵩、王勇、楊勇正在北京體檢。他們誰都不會想到,以后會從飛行員變成艦載機飛行教官,為實現百年航母夢培育更多的“飛鯊勇士”。
艦載機飛行著艦操縱方式跟陸基飛行時完全相反,要采用“反區操縱”的方式。為了練好反區操縱,孫寶嵩和其他飛行員一道,把自己“綁”在模擬機上反復練習。
星光不負趕路人,晝間航母資質認證考核的日子終于到了。
那天,孫寶嵩率先架機著艦,穩穩地掛上了第二道索,隨后,同批其他飛行員依次著艦成功!
培養一支過硬的艦載機飛行員隊伍,是航母戰斗力生成的關鍵。
艦載機訓練團正式組建成立后,孫寶嵩等一批艦載機飛行員轉身成為飛行教官,勇敢地扛起了艦載機人才培養的時代重任。
還記得組建大會上,團長王勇雙手擎著軍旗發誓:“必須要扛起重任,將團隊帶好,把培養飛行員任務完成好。”
“時代選擇了我們,我們絕不能辜負這個時代。”孫寶嵩、王勇帶領教官團隊開始了一場“拓荒之旅”,最終構建出一套系統的艦載飛行員培養方案。
近年來,低空戰術機動、對地突擊、空戰對抗……這些實戰化課目相繼出現在該基地訓練場上。一場場頭腦風暴式的探討,讓教官們對實戰化思想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一次次實打實的空戰對抗,讓教官們在不斷逼近實戰化的條件下檢驗戰術戰法。“我們一邊探索,一邊鋪路,為的是讓后來者踩著腳印,走得更實更快。”孫寶嵩說。
在不斷探索下,孫寶嵩等數名教官還順利取得了夜間航母艦載機飛行教學資質,標志著該基地飛行教官群體具備了艦載機晝夜間全時域教學能力。
培養艦載機飛行員有了清晰“路線圖”
若飛行員培養周期長,作戰飛行時間就會短;培養周期短,作戰飛行時間就會長。以飛行上限年齡起算,生長模式培養的艦載機飛行員的可飛時間,比改裝模式培養的艦載機飛行員要長許多。
那年,飛行教官期盼的海軍首批生長期班學員如期而至。
為探索生長期班學員上艦培養之路,他們倒排訓練計劃,細化質量標準,邊組訓邊探索,最大限度激發學員潛能。
隨著首批生長期班學員全部成功著艦,一條以生長模式批量培養艦載機飛行員的路徑,走上了歷史舞臺。
“以前‘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有了清晰的成長‘路線圖’。各類教材編印完成,訓練逐漸步入正軌,對新學員每個階段的訓練內容、訓練標準、訓練要求都非常明確。”談及培養模式的變化,孫寶嵩話語堅定又自信。
經過摸索,他們成功打通了生長培養鏈路,形成了“改裝模式”和“生長模式”雙軌并行的艦載機飛行員培養格局,闖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艦載機飛行員培養新路,創造了單批次認證人數最多、平均年齡最小、培養周期最短等多項紀錄。
“空中最大限度放手,地面最大程度講評”,是該飛行教官群體有效的帶教培養方法。
每一架次飛行結束后,學員都會拿到一個分數。這個分數不是教官根據印象打的,而是根據學員飛行的每一個數據給出的成績。
“飛得好與不好,數據來說話,我們有一套科學的數據打分系統。”飛行教官羅胡立丹說,這套數字化打分系統,是他與模擬訓練中心副主任譚偉一起創新研發的。
他們把數字化的訓練培養理念融入飛行,將上千種數據繪制成一張張飛行曲線圖,透過曲線圖分析飛機姿態與圖像的契合點,最終將龐大的數據流凝聚到教官手中那塊小小的平板電腦上。
記者看到,航母“尾鉤俱樂部”的照片墻上,已從最初的幾張照片,發展到現在密密麻麻的整墻照片。飛行員培養周期較往年大幅縮短,實現了零星培養到批量培養的新跨越。
他們用生命為航母事業鋪路
在該基地采訪,張超是繞不過的話題。2016年4月27日,年僅29歲的張超倒在了成為艦載機飛行員的“最后一個架次”。中央軍委追授張超“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榮譽稱號。
“英雄折翼海天,用生命為航母事業鋪路,已經成為后來者前行的路標。”該基地政治委員李明說。
2016年4月6日,飛行員曹先建駕駛殲-15戰機升空訓練,飛行中,突遇險情,飛控系統工作異常。為挽救戰機,他放棄最佳的逃生時機,直至戰機墜海前2秒才被迫跳傘,胸椎、腰椎、尾椎等多處爆裂性骨折。
在醫院治療期間,為能盡快回到戰機上,傷口剛拆線,曹先建就纏著醫生為自己制訂康復運動計劃。從試著慢慢行走到慢慢蹲下、慢慢站起,他頑強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靠近……14個月后,他憑著驚人毅力和勇氣重返藍天,創造了身負重傷419天、術后復飛僅70天便成功著艦的奇跡。
如今,已成為教官的曹先建說:“向海而興,背海而衰。艦載機事業必須有人去干,那就必然會有犧牲。”
去年12月16日,教官楊勇與戰友駕駛戰機進行高空課目訓練。當達到萬米高空時,戰機突發告警,故障清單顯示座艙失密。
此時下降高度需要穿越民航航路,可能危及民航安全,楊勇沒有貿然下降高度。座艙失密導致空氣變得越來越稀薄,沒過多久,楊勇聽力暫時下降,與后艙戰友溝通需要扯著嗓子大喊。
生死關頭,塔臺立即與民航協調,指揮楊勇穿越民航航路,緊急下降高度。此時的楊勇由于缺氧和氣壓急劇變化,胸口像壓著一塊巨石,他強忍身體不適,頑強操作,與戰友密切配合,成功返場,創造了奇跡。
訓練團政委邱建廠說:“他們用‘拎著腦袋干事業’的實際行動扛起使命、書寫忠誠。”
“我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幸運兒。”采訪中,新教官徐璨堅定地說,“是黨和人民托舉我們翱翔海空,是國家和軍隊的培養讓我們成長壯大,我們一定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努力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艦載機飛行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