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在线,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国内精品久久精品,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

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印尼軍機采購,上演“搶單”大戲

2022年04月01日09:5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前不久,法國達索集團發布消息稱,印度尼西亞已經正式簽下采購42架“陣風”戰斗機的合同。

近年來,印尼在發展海空軍裝備方面下了不少“血本”,多次從美、俄等國引進戰艦和戰機。有媒體報道稱,印尼軍方與達索集團的這一次交易額達81億美元。如果交易順利,印尼將成為法國武器在東南亞地區的第二大裝備國。為了促成這次合作,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絲·帕利親赴現場簽署有關文件,可謂誠意滿滿。

然而,達索集團“官宣”僅過數小時,來自盟友的“截胡”就讓法國寒了心——美國國務院宣布,批準對印尼出售F-15ID戰斗機及配套裝備,其中包括雷達、預警系統等機載設備,總價高達139億美元。

軍貿市場向來是不見硝煙的戰場,更是各國軍工企業角逐的“擂臺”。在美、俄、法等多國軍工企業爭先競標的復雜情況下,印尼應對軍貿伙伴關系的種種表現,堪稱國際軍貿市場上的典型案例。本期,請看詳細解讀——

軍機采購處處掣肘,印尼陷入兩難境地

“陣風”戰斗機并非印度尼西亞空軍的第一選擇。早在2015年,印尼就向俄羅斯蘇-35戰斗機拋出“繡球”,決心引進俄制戰斗機取代老舊的F-5E/F戰斗機。3年后,印尼國防部與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經過多次議價,最終敲定了采購11架蘇-35的合同。

然而,印尼宣布采購方案不久后,美國開始向印尼施壓,印尼被迫放棄蘇-35的采購計劃,將目光轉向歐洲。

為爭取買家的青睞,法國達索集團可謂出手不凡。這筆訂單是“一攬子、交鑰匙”的打包方案,除戰斗機和配套彈藥之外,訂單內容還包括飛行員培訓計劃、多個印尼空軍基地的后勤支持、配備全任務模擬器的培訓中心。對于航空工業基礎薄弱的印尼而言,達索集團開出的條件令人心動。

過去一年,達索集團的“陣風”戰斗機在國際軍貿市場上受到買家追捧。除阿聯酋“下單”80架之外,希臘和克羅地亞也相繼成為達索集團的客戶。今年年初,“陣風”再迎“開門紅”——法國國防部長弗洛朗絲·帕利迅速趕往雅加達與印尼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敲定了交付節點等細節。

對于這次合作,達索集團高調宣稱:“這是達索與用戶國印尼構筑合作伙伴關系的開端。”

幾個小時后,“攪局者”來了——

就在印尼和法國“官宣”不久,美國宣布:國務院批準向印尼出售36架F-15ID戰斗機。

對印尼而言,美國給出的條件也十分優厚。美方匆匆批準的方案不僅有戰斗機,還涵蓋了87臺先進航空發動機和雷神公司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利坦寧”導航吊艙和“狙擊手”瞄準吊艙等諸多“高配”機載設備。盡管美國在公告中提到的是印尼版F-15ID,但有媒體報道稱,該機配置標準與最新的F-15EX齊平,如果印尼同意這筆買賣,很可能成為F-15EX的首個海外用戶。

美國“橫插一腳”,讓印尼與法國已簽下的訂單岌岌可危。畢竟,法國已經不是第一次遭盟友“截胡”。2016年,法國海軍集團與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準備設計建造12艘常規動力潛艇。然而,就在去年,美國和英國宣布將協助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澳大利亞馬上變臉,當即撕毀了與法國海軍集團的軍貿訂單。

如今,陷入兩難境地的印尼會不會采購F-15ID?如果采購F-15ID,印尼將如何與“陣風”混搭裝備?這給印尼軍方提出了一個不小的難題。

軍費預算捉襟見肘,精打細算難以取舍

簽下81億美元的法國“陣風”訂單,繼而引發美國的“搶單”行動,再一次吸引世界軍工圈的目光聚焦印尼。

作為一個島嶼國家,印尼近年來致力于提升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在之前制訂的國防現代化計劃中,印尼將裝備274艘“綠水海軍”艦艇、12個戰斗機中隊和12艘新型柴電潛艇。

因此,印尼成了國際軍貿市場的“香餑餑”,上門推銷的賣家絡繹不絕。在近期與法國簽訂的軍售大單中,除了“陣風”戰斗機外,印尼還計劃采購2艘鲉魚級柴電攻擊潛艇。根據技術轉讓協議,這些潛艇將依托印尼本國的造船企業完成建造。

計劃雖好,捉襟見肘的軍費預算卻是現實難題。

誠然,印尼海空軍面臨武器裝備升級換代的迫切需求,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印尼經濟遭受重創,公共衛生領域的巨額開支令印尼政府頭疼不已。

以2021年為例,印尼公布的國防預算大約為92億美元。除去日常開支外,能用于軍購的經費寥寥無幾。面對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美元的巨額訂單,這些經費需要精打細算。

面對兩位實力派“賣家”,印尼該如何進行取舍?這確實是一個難以抉擇的難題。

“大飛機”中途廢止,航空復蘇有待觀望

1924年10月,一架飛機從荷蘭阿姆斯特丹橫跨山海飛至印尼,揭開了印尼航空業發展序幕。

20世紀40年代,印尼獨立后,軍方組建了計劃建設局,并建造了一個用于制造航空基礎材料、生產滑翔機的小型工廠,為航空業發展搭起了“四梁八柱”。

島嶼之間的交通需求,讓印尼看到了航空業的發展潛力。此后數十年間,政府不斷出臺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不僅組建了國有航空公司,還在萬隆技術學院專門開設了航空機械專業,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

囿于本國工業基礎薄弱,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印尼將希望押在了西方各軍工強國身上。印尼先后與德國、西班牙等國軍工企業開展合作,生產出諸多型號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在航空制造領域發展迅速。

20世紀80年代,印尼飛機工業公司改組成立,與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聯合研制出雙發渦輪螺旋槳支線運輸機CN-235,一度成為國際軍貿市場的“明星”產品,售出近200架。10年后,在政府11億美元研發資金的“輸血”下,印尼航空工業打造出渦輪螺旋槳客機N-250等“拳頭”產品,引起民航市場客戶的普遍關注。

順風順水時,往往暗藏危機。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這種盛況急轉直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答應向經濟遭受重創的印尼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卻附加了“不得向航空業投錢”的限定條件。印尼航空業深受重創,已獲200多架訂單的“大飛機”項目不得不中途廢止。

邁入新世紀,印尼政府開始推動航空業的復興發展,以期提振本國經濟。現在,印尼航空航天公司除了承接波音、空客一些型號的轉包生產外,也積極尋求與各軍工企業開展國際合作。

在軍機采購上,印尼提出不少利于振興本國航空業的附加條件。宣布取消購買蘇-35后,印尼對戰機原產國提出要有“貿易補償”等相關條款,要求作為戰機供應方的乙方,以技術轉讓或產業合作等形式對印尼本國航空業進行一定補償。

基于這一條款,如果此次印尼空軍裝備“陣風”后,印尼航空航天公司很可能會參與到“陣風”戰斗機的維護和修理工作中,并與賽峰、泰雷茲等公司在發動機、航電設備等領域開展相關合作。

梳理印尼航空業發展史,不難發現:早在成立之初,印尼航空業過分依賴政府和軍方支持,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一旦遭到國外“卡脖子”技術影響,整個航空業發展不免遭受沖擊。如今,憑著“一擲千金”引來諸多賣家,能否從中找到發展機遇,迎來航空業復蘇,還有待觀望。(曾梓煌、田瑞杰、鄭宇航)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