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在线,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国内精品久久精品,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

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從特勤排到特戰排:一字之變的背后

2022年05月11日10:02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舞臺之變

“剛練熟臺詞,上場才發現,舞臺換了”

這幾年,武警清遠支隊特戰排排長譚會州的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

2015年,作為優秀士兵,清遠支隊特勤排下士譚會州被保送入學。

2年學習,1年實習。等他再次出現在老單位時,一切似曾相識,卻又那么陌生。指導員邱爽告訴他,特勤排有了新名稱:特戰排。

“剛練熟臺詞,上場才發現,舞臺換了。”譚會州成為特戰排首任排長后,這種感覺越發強烈。他很快發現,這是許多戰友共同的感受。

一次,駐地召開反恐聯席會議。會后,一位領導拉住了他,小聲問:“說實話,一旦有事,你們能不能搞定?”盡管拍著胸脯,譚會州心里還是有點發虛。

這種感覺,來自一場演練。演練地域山高林深、地形復雜。搜索過程中,一名隊員被“擊中大腿,流血倒地”。旁邊一名隊員見狀,立刻上前營救,也被“擊傷”。第三名隊員上前,同樣的情形再次發生……

山間回響很大,大家一時難以辨別出槍聲的來源。在身邊戰友提醒下,譚會州才把注意力從地面移向空中。在茂密的榕樹葉間,他發現了一個持槍的人影。

有教訓,也有收獲。在復盤檢討會上,譚會州坦言:“伴隨著陣痛,我們正在發現自己的潛力。”

對搜排爆手韓文哲來說,這種“陣痛”甚至有點“震撼”——喜歡看電影《拆彈專家》的他,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走上排爆這條路。

那是院校組織的第一次實爆,目的只有一個:讓包括韓文哲在內的新學員們親身感受一下爆炸沖擊波。

野外,桌子上擺著分量很小的炸藥。從炸藥前走過時,韓文哲不由自主地往旁邊躲了一下。

為確保安全,韓文哲和其他學員被要求膝蓋著地,手抱著頭,匍匐在地面。炸藥引爆那一刻,韓文哲覺得腦袋里“轟”地一下,瞬間一片空白。襲來的沖擊波如一記重拳,狠狠地打在他的肚子上。

對韓文哲來說,這種感覺,當文書是體驗不到的。以前,統計報表和整理材料,因為粗心,領導批評過他,指出“馬虎是文書的大忌”,但他粗心依舊。

第一次實爆后,韓文哲就像變了一個人——細心、專一、謹慎。他知道:面對各色電線,一剪子下去,可能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從特勤排到特戰排,正在讓武警廣東總隊許多人的軍旅生涯被“重新定義”。

對于武警珠海支隊上尉參謀陳亮來說,這種變化讓他的專業能力幾乎“歸零”。

陳亮當新兵就在特勤排。5年戰士,2年學員,之后歷任排長、副中隊長、中隊長……來到支隊偵察股報到時,陳亮已經33歲了。

在新增設的偵察股,陳亮負責協調、指導、規范特戰分隊的各項建設,統籌、規劃、協同各支特戰力量的作戰行動。在這些方面,對他來說,幾乎是“白紙一張”。

剛開始,陳亮怕接基層的電話,“怕別人問專業上的事,因為自己不是很懂。”尤其是對特戰排的特種通信、搜排爆等專業,他覺得像是“老虎吃天,無處下嘴”。

“沒有笨人,只有懶人。”陳亮相信這一點。他主動申請參加各種新專業集訓,在“啃”教材中積聚著底氣。時間一長,陳亮腰桿漸漸硬了起來,“覺得自己是干這個的料。”

談到轉型的收獲,陳亮想起了《人類群星閃耀時》里面的一句話:“人生中最大的幸事,莫過于在富于創造力的壯年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觀念之變

“以前習慣坐‘綠皮火車’,現在已習慣了坐‘復興號’”

從特勤排到特戰排,一字之變的背后意味著什么?

“訓練強度增加,訓練節奏加快,執行任務面對的風險也更大……”武警中山支隊偵察股股長涂健打了個比方,“如果將以前特勤排的工作節奏比作‘坐綠皮火車’的話,那現在特戰排的工作節奏更像是在‘坐復興號高鐵’。”

從坐上“復興號”到習慣坐“復興號”,這中間隔著觀念的轉變。很快,這群官兵知道了轉變的艱難。

凌晨2點,武警中山支隊機動中隊隊部的燈仍然亮著。辦公室里,中隊長張兵正對著電腦擬制一份駐訓方案。

“特勤排”,張兵習慣性地在屏幕上打出這3個字。又錯了!應該是“特戰排”。這個晚上,他已經第4次打錯名稱了。

很多新名詞,時刻提醒著張兵“如今已身在特戰排”。為拿出相關訓練計劃,他天天“惡補”專業知識。即使如此,他還是“沒法立即轉過彎來”。

“觀念有沒有轉變過來,關鍵要看新習慣有沒有養成。”一級上士譚日華意識到這一點時,已付出了不小代價。

作為武警清遠支隊特勤排的一名老兵,譚日華曾以為靠多年積累的經驗,“一切盡在掌握中”。但很快,一次樓房反劫持戰斗演練讓他猛醒過來。

作為突擊組組長,譚日華帶領隊員迅速將“歹徒”制服,解救出了“人質”。但導調組對這次行動的評判卻是“失敗”——原因是面對堅固的房間大門,隊員沒直接使用破門錘;在各樓層搜索時,一些隊員的裝具碰到墻壁發出了聲響。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的缺失源于官兵還沒有養成特戰習慣。”“切膚之痛”讓譚日華開始重新審視“特戰習慣”這幾個字。

那是譚日華參加的第10次特戰培訓。開訓第一天,譚日華就覺察到了不同——這次培訓不是單純地講戰術技巧,側重的是特戰小隊之間的協同。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譚日華知道自己在“特戰習慣”養成方面又進了一步。

“養成新習慣”,成為特戰排官兵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為了養成“快反射擊”這一新習慣,武警湛江支隊特戰排下士楊劉洋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克服“槍一舉起來就下意識地去瞄一下”的老習慣。

“快反射擊”要求射手絕對快、相對準,用步槍和手槍在最短時間內擊中10個目標,而不需要太多的瞄準。楊劉洋轉變很快,不僅10個目標全中,還創造了支隊的最佳成績。很快,楊劉洋就有了新身份——快反射擊課目教練員。

楊劉洋說,這個成績與武警部隊的頂尖射手相比差距還很大,但自己有信心追趕上。“因為,以前習慣坐‘綠皮火車’,現在已習慣了坐‘復興號’。”他說。

能力之變

“老繭要長在手上和腳上,卻一點也不能長在腦袋里”

如今,特戰排官兵早已習慣了成長必經的磨礪。

周末,是官兵與家人“網上相聚”的時間。下士石東勇有點猶豫,要不要跟家人視頻。

原來,石東勇臉上又多了一道新傷疤。此前,為他傷疤的事,母親心疼地掉淚。

說起這些傷疤,石東勇臉上充滿了自豪,好像那是幾塊軍功章。

來特戰排之前,石東勇是執勤哨兵。雖然工作也辛苦,但崗亭里風吹不著、雨淋不到。

到特戰排后,爬樓房、搞爆破、練狙擊……石東勇的激情被徹底點燃。

戰術低姿匍匐,他很拼,在肘部擦傷出血的情況下,依然咬牙堅持完成所有戰術動作。這是他的第1道傷疤。

山地捕殲訓練中,尖利的巖石在他的小腿上劃出一道血口子,他簡單處理了一下,又投入訓練中。這是石東勇的第2道傷疤。

前幾天訓練,從樓頂索降突破玻璃時,一塊碎玻璃擦過他的眼角。這是石東勇最新的一道傷疤。

臉變黑了,手變粗糙了,人變瘦了。“成為真正的特戰隊員,手上長多少老繭都值。”去年年底,在特戰等級評定中,石東勇成為特戰排最年輕的3級隊員。

“要成為一匹狼就要習慣重壓、突破極限。”中士許楊還記得聽到這句話時的情形。

那是一次“魔鬼周”極限訓練。長時間沒有進食,水壺里的水早已見底……奔襲中穿插的超長時間抗饑餓訓練,讓許楊“差點崩潰”。后來,許楊在背囊里意外發現了一小塊“沒清理干凈”的巧克力。

禁食是規定,吃巧克力是違規。想到此,許楊幾次想把巧克力扔掉以絕念想,但還是留了下來。最終,他沒有抵制住巧克力的誘惑,趁其他人不注意,偷偷地拆開包裝袋,就要往嘴里塞。

沒想到,這一切被參謀陳亮看在眼里。陳亮沖上前去,一把將巧克力打落在地。

“退出!”這兩個字已到嘴邊,又被陳亮活生生地咽了回去。說出口的,卻是這樣一句話:“你是特戰隊員,要成為一匹狼就要習慣重壓、突破極限。”

最終,許楊成功抵達終點。他覺得自己“又活了過來”。許楊后來才知道,其他戰友背囊里也放了故意考驗他們的巧克力……

能力之變,對曾經的特戰排排長李詩勝來說,不僅發生在體能上,更發生在頭腦里。

到特戰排后,李詩勝一度沙背心、沙綁腿不離身,在槍上掛水壺、吊磚頭,只為提高射擊技能……進步很快的李詩勝難免“有點飄”。中隊長朱鎏軒知道單純講道理作用不大,決定和李詩勝打擂臺。他們約定:朱鎏軒帶隊當藍方、李詩勝帶隊當紅方,以居民地反劫持戰斗為背景,三局兩勝。

比賽結束得比想象中要快,李詩勝一方慘敗。

第一回合,藍方在門后使用了“絆雷”,紅方一破門就出局了;第二回合,藍方將部分人馬躲藏在外面,紅方被“包餃子”;第三回合,藍方故意漏了個破綻,紅方沒有識破……

面對現實,李詩勝服了,很快全身心地投入指揮專業學習中。

如今,已經是中隊長的李詩勝,也開始將這句話講給戰友聽:“每一場戰斗都不會重復,老繭要長在手上和腳上,卻一點也不能長在腦袋里。”(黃定龍、滕福民、廖彬華)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