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集團軍某旅集中調配教練員盤活訓練資源——
讓優質教學力量共享共用共發力
訓練牽頭人余世杰(左三)指導營、連兩級教練員開展軍事地形學課目教學。侯向坤 攝
仲春南國,第74集團軍某旅訓練場沙塵滾滾、硝煙四起。該旅一場實彈射擊訓練正在火熱進行,官兵按照改進完善后的流程展開射擊,命中率明顯提升。
據了解,近段時間,該旅針對基礎訓練中的重難點課目,按照“訓練牽頭人教思路、首席教練員拉流程、普通教練員教動作”的思路,分級組織專攻精練,有效提升了練兵質效。
“平時在人才培養與使用中必須強化‘一盤棋’思維,切實發揮教練員的催化劑作用。”該旅領導介紹說,以往訓練中,各營連通常是自主培養使用教練員,因缺少橫向比較,有的教練員難以發現自身不足,滿足于現狀。尤其在組訓施訓時囿于營連編制,不同單位教練員間缺少互動交流,以致于“尖子人才”作用發揮受限,總結的經驗難以跨單位共享,甚至出現教練員隊伍能力固化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訓練質效。
今年年初以來,該旅多次組織調研、召開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他們在全旅范圍遴選素質過硬的骨干擔任基礎訓練教練員,并結合前期考核評估情況將教練員劃分為不同等級,形成“訓練牽頭人—首席教練員—固定課目教練員—兼職教練員”四級組訓施訓人才梯隊,探索不同梯隊教練員分級抓訓新模式。
實踐中,該旅區分不同課目在旅一級設置多名訓練牽頭人,主要負責協助機關擬訂訓練計劃、收集研究重難點問題;在營一級設置2至3名首席教練員,主要負責全營訓練的組織與實施,解決遇到的具體矛盾問題;在連一級設置多名固定課目教練員,選擇性增設數名兼職教練員,負責抓好連、排、班訓練計劃落實,以及相關課目備課示教等工作。
某營會議室里,一場訓練形勢分析會正在召開。記者看到,10余名教練員匯聚一堂,結合前期施訓中發現的問題和下一階段訓練重點展開討論剖析。訓練牽頭人、一級上士黃鑫,在討論中針對重難點課目給出組訓建議,提示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席教練員、中士文運財針對問題癥結,進一步完善訓練組織流程;各連固定課目教練員分別闡述所負責課目的訓練教案,并結合與會人員提出的建議,在兼職教練員輔助下逐一進行調整完善。
戰術訓練場上,指揮通信連官兵正在開展400米障礙訓練,多名來自不同連隊的教練員發揮各自專長,就訓練中的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以往,我們主要在連隊內部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先進行講解,再分組施訓,雖然組訓骨干教學盡心盡力,但因方法和手段相對單一,解決問題的辦法多是‘老一套’,效果難盡人意。”連隊干部王天昕告訴記者,自從采取分級抓訓模式以來,旅里打破營連建制,集中調配全旅教練員,讓優質教學力量在基層流動起來,不但豐富了組訓施訓方法,讓單項課目訓練更高效,而且在全旅實現資源共享,有效提升了整體訓練水平。
“讓不同的施訓梯隊分級抓訓,有利于在實踐中發現和培養人才,為旅隊教練員隊伍儲備力量。”該旅領導介紹,他們將在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健全完善教練員考核評估機制,進一步明確教練員等級劃分細則,遴選訓練尖子充當兼職教練員,選拔表現優秀的教練員晉升到上一層級,按照配置合理、作用明顯、層級遞進的目標,不斷優化組訓施訓人才梯隊。
分級抓訓還讓各級教練員多了份“能力不足的恐慌感”。某營首席教練員、中士馬丁告訴記者,走上新崗位后,他時常感到本領不夠用,若不注重提升自身技能,難以向上一層級晉升不說,隨時可能被下一層級教練員趕上。“抓好教學組訓的同時,我還要注重學習提高,不斷在實踐中縮小‘能力差’,才能切實勝任崗位、不負重托。”他感慨地說。(陳典宏、許浩杰、張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