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在线,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国内精品久久精品,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

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同行

2024年09月21日09:32 |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同行

強國強軍 同心同行 我們的創新

創新,孕育生機,煥發活力。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緊跟時代步伐、創新方法手段,因“走新”而“走心”,“飛入尋常百姓家”。

線上,短視頻平臺的軍旅短劇引發共鳴,退役老兵的故事廣受關注;線下,紅色景區燈光秀震撼人心,博物館里“小小講解員”引人注目。全民關注、全民參與、全民創新——國防教育乘著創新的東風,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同行。

關鍵詞 短視頻

擴大覆蓋面——

走上“網絡新賽道”

■王若龍 解放軍報記者 李浩然

今年“八一”前夕,一條名為《那一年戰場,他們用冷槍冷炮出奇制勝》的短視頻,又一次引起網友關注。

這是一個“穿越”題材的小短劇,時長只有6分鐘,講述體驗真人戰斗游戲的年輕人穿越到抗美援朝戰場,聽志愿軍官兵講述冷槍冷炮戰術的故事。

這條短視頻,與今年2月刷屏網絡的短視頻《那一年的春節,他們是在戰斗中度過的》出自同一團隊之手。

“最初選擇這個題材,是因為我們發現很多年輕人對革命戰爭的了解僅限于課本的敘述,卻沒有感性的認知。”團隊的視頻編導楊曉龍告訴記者。

那條視頻的評論中,許多網友在當代學生與志愿軍官兵的對話中找到了“自己”,激發出了解革命歷史的熱情。

“我們在最新一期視頻的拍攝中做了一些調整,減少了趣味性元素,更注重傳遞正確歷史觀念。”楊曉龍說,“在視頻的評論區,有很多網友自發普及國防知識。”

短視頻平臺有了“國防課堂”,是近年來的一個新變化。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3年6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26億人。在這一近年來迅猛發展的新媒體平臺上,與國防相關的視頻來自進駐的軍隊媒體,也來自網友的自發攝制。在這里,能看到九旬老兵講述自己參加抗日戰爭的親身經歷、四川美術學院軍迷社成員拍攝的汶川抗震“短視頻大片”,還能看到退役女兵在高鐵上與入伍新兵偶遇……或“隨手一拍”,或精心制作,這些短視頻在平臺上廣受關注,眾多用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國防教育。

8月29日下午,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國防部發布”抖音和快手賬號正式上線。上線當日,抖音賬號關注數量就超過1800萬。許多軍地機構賬號紛紛在評論區“報到”,掀起平臺關注的熱潮。這場軍民的快速集結,展現出國防的強大感召力。

期待國防教育走上數字化媒體新賽道,打破傳統傳播模式的時空限制,以直觀、生動的方式講述國防故事,觸達更多人群。

感謝視頻制作者的創作,讓書本上一個個“方塊字”有了血肉,讓更多人直觀感受到志愿軍將士的不易和艱辛。

——短視頻網站用戶

關鍵詞 青少年

播撒新火種——

培養“小小講解員”

■李 楊

暑期,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小小講解員”進行義務講解。吳 月攝

“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紅巖革命紀念館的鎮館之寶——新華日報印刷機。”

暑期前來重慶市紅巖革命紀念館參觀的游客,時常會被講解員稚嫩的聲音吸引——紀念館內的講解員,是一群身穿紅馬甲的中小學生。

重慶市第二十九中學校初二學生鄧晨希,就是其中一員。今年暑假,她第一次報名參加渝中區化龍橋街道紅巖村社區組織的“小小紅巖講解員”比賽。經過前期組織招募、審核、培訓等環節,鄧晨希走進紅巖革命紀念館正式“開講”。

“雖然我在紅巖村社區長大,從小就聽紅巖故事,但之前我對紀念館的很多展品并不了解。”鄧晨希說,“經過培訓和考核,現在我能講出每個重點展品背后的故事。”

“紅巖村社區2021年開始每年暑期組織學生參加紅巖精神學習和宣講活動。今年是第一次正式選拔‘小小紅巖講解員’。”紅巖村社區工作人員說,“紅巖精神是我們社區的底色。我們的孩子生活在這個片區,擁有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從他們當中選拔‘小小講解員’,既能加深他們對紅巖精神的理解,也能給前來參觀的游客留下更深的印象。”

這個暑假,全國各地許多“小小講解員”走進國防教育場館接受培訓,持證“上崗”。讓國防教育的對象走上講臺,從“聽講人”變為“主講人”,成為很多地方提高中小學生國防教育質效、擴大國防教育影響力的新方式。

7月底,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為期9天的“小小講解員”暑期訓練營圓滿收官。這次培訓中,博物館重點安排了語言表達能力、文物信息挖掘能力和故事寫作能力等課目培訓。“想要給別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博物館講解團隊負責人說,“讓孩子閱讀歷史、對話文物,成為講述革命故事的‘主角’,更能激發他們學習國防知識的主動性,使他們成為紅色文化的弘揚者和傳播者。”

在寧夏吳忠市同心縣中國工農紅軍西征紀念園、縣博物館,經過比賽選拔,第二期“小小講解員”培訓中考核成績前10名的學員被聘為紀念園和博物館“小小講解員”。

“對‘小小講解員’開展培訓和考核,使我們的紀念園和博物館真正成為了學生們的‘第二課堂’。”紀念園負責人表示。

你們是我見過年紀最小的講解員,很高興看到你們弘揚紅巖精神,把革命前輩無私奉獻、勇于斗爭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重慶市紅巖革命紀念館參觀者

關鍵詞 數字技術

增強感染力——

穿越“歷史的時空”

■鐘東有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郭冬明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燈光秀。郭冬明攝

今年8月,每當夜幕降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江西大旅社就“火”了起來。

“金色鐘表停留在凌晨兩點,寓意著南昌起義的歷史時刻……”

這是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光影八一”燈光秀,一經上演就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看。

今年是江西大旅社建成100周年。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利用江西大旅社建筑結構特點,將光影與建筑、色彩與線條巧妙融合,輔以音樂,在建筑物表面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視覺效果,讓游客獲得穿越歷史的沉浸式體驗。

“燈光秀以時間線為軸,將歷史故事、革命英雄的壯舉一一呈現。”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副館長熊艷燕告訴記者,近6分鐘的燈光秀以光影為媒、建筑為幕,展現了人民軍隊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歷程。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帶來極強的視覺沖擊,有游客直言,“太震撼了,就像歷史在眼前重演。”

如今在許多紅色場館、革命舊址,都能擁有“穿越時空”的感受。近年來,各地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網絡地理信息系統、3D技術、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再現革命戰斗場景、復原革命先烈形象,在借“數”轉型中推動國防教育深入人心。

8月,山東省濟南市舉辦中小學師生軍事體驗活動。圖為學生佩戴VR設備觀看國防教育主題影片。高 歌攝

當“推動教育數字化”和“深化全民國防教育”相結合,各地國防教育場館積極上云、用數賦能,發揮數字技術對全民國防教育的創新、支撐作用。

“年輕一代大多是‘網生一代’‘拇指一族’,紅色場館有了VR、AR等數字技術賦能,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來打卡、體驗。”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數字信息技術中心主任朱曉艷介紹,運用數字技術賦能紅色場館,打破了原有場館的地域和時空限制,將場館和展品搬上“云端”,讓歷史場景與珍貴文物“觸手可及”。

江西省吉安市三灣紅色沉浸式體驗館實景。曾泳峰攝

江西省擁有122個省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71個國防教育基地,數字互動技術正走進越來越多的場館。6月,吉安市永新縣三灣鄉三灣紅色沉浸式體驗館正式開放。運用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參觀者實現從“看景”到“入景”:穿過光影變幻的“時光隧道”,便能“進入”秋收起義后的一個小村落。館內通過全息影像、交互機械、實體場景等設施,讓參觀者全面體驗新七溪嶺保衛戰、血戰老七溪嶺、攻占永新等戰爭場景。

“這座新場館集合了受歡迎的沉浸式話劇、環幕光影空間、互動戰場等多元化沉浸體驗形式,在豐富文旅業態的同時,也讓國防教育更有沖擊力感染力。”三灣紅色沉浸式體驗館運營負責人鄒建偉表示。

這種體驗令人難忘,通過數字技術再現場景,讓人仿佛置身艱苦的革命斗爭歲月,讓我更加懂得今日幸福的珍貴。

——江西省吉安市三灣紅色沉浸式體驗館參觀者

(責編:黃瑾、宋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