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通過裝備靜態展示、飛行表演和軍事訓練會議等多個窗口,可視化地呈現出戰略空軍這一概念
航展上的大國空軍
9月25日,廣東珠海,殲-20進行飛行訓練。人民視覺供圖
9月28日,隨著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6架殲-10飛機飛越珠海金灣機場上空,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正式拉開帷幕。
這是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列裝殲-10以來第六次獻技航展,六機同步橫滾、雙機繞軸滾轉等一系列招牌動作瞬間點燃全場觀眾的熱情。在地面靜態展示區,運-20、空警-500、轟-6K等一大批空軍現役主戰裝備,與首次亮相航展的新型電子戰飛機殲-16D、高空無人偵察機無偵-7、無偵-8、先進情報雷達等“新秀”齊聚一堂,亮出了大國空軍的氣象。
在空軍專家王明志看來,本屆航展上一大批空軍新型戰機與現役主戰裝備的驚艷亮相,正集中體現出中國空軍推進戰略轉型的新發展、新成就。“參展的空軍裝備數量多、覆蓋廣、體系全、裝備新,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民空軍在有效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上,意志的進一步增強與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王明志說。
就在不久前的8月31日,第十三屆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上,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宣布,“中國空軍歷史性地跨入戰略空軍門檻,將在第十三屆中國航展上集中展現空軍推進戰略轉型、邁向世界一流的新成就。”王明志認為,這意味著戰略空軍的建設已明確具備4個基本方向:從國土防空轉向攻防兼備;從航空型轉向空天一體化發展;從戰役戰術轉向戰略層次;從機械化轉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復合發展。
本屆航展上的空軍“常客”與“新秀”,同樣傳達出這一信息。作為“20時代”的代表機型,殲-20、運-20的持續展出,體現出人民空軍出色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與戰略運輸能力。首次亮相的新型電子戰飛機殲-16D、高空無人偵察機無偵-7與高空高速偵察機無偵-8,體現了人民空軍在信息化戰爭奪取制信息權與無人作戰領域取得的新成就。
“作為空軍部隊的骨干力量,這些裝備都在日常戰備任務與實戰化訓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王明志介紹說,“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面對復雜態勢,人民空軍飛到了高原遠海,航跡正不斷向更高更遠延伸,已經有能力用堅定的行動直接去體現黨和國家的意志,維護國家利益和捍衛空天安全。”
以攻防兼備代替國土防空,占據戰場主動權,是王明志心中“跨入戰略空軍門檻”的一大重要標志。而搶占代表未來戰爭形態的無人作戰領域制高點,是戰略空軍前瞻性建設的重中之重。
“信息化智能化的復合發展,是現代戰爭形態的一個顯著特征。”王明志說,“無人化作戰無疑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誰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這一領域及早布局,誰就奪得了未來戰場的主動權。”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航展首次亮相的新型電子戰飛機殲-16D由中國自主研制,是一款新型專用的電子攻擊機。2015年12月18日,殲-16D進行首飛,此后再未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此次航展的驚艷亮相,讓更多人看到了人民空軍在爭奪信息權和信息攻防方面能力的顯著提升。
同樣首次參展的高空無人偵察機無偵-7與高空高速偵察機無偵-8,也讓眾多觀眾喜出望外。目前主要擔負邊境偵察、領海巡邏等任務的無偵-7由我國自行研制生產,能夠搭載多種偵察設備。無偵-8則可對敵防護嚴密的戰略、戰役目標實施有效突防,利用配裝的偵察任務設備獲取高分辨率目標圖像,為各級作戰部隊提供偵察和打擊效果評估情報。
事實上,無人機投入戰場最早始于越南戰爭時期。最初,由于各項技術不夠成熟,無人機實戰運用一直因為任務能力弱、折損率高而備受詬病。去年納卡地區沖突中,擁有無人機優勢的阿塞拜疆取得了一邊倒的勝利,刷新了人們對無人機作用價值的認知。
空軍專家楊宇杰很早就開始關注無人作戰系統的發展,她說:“本屆航展上展出的兩型高端無人機只是我軍龐大無人作戰體系的空中代表,它們的出現,標示出空軍對未來發展的自主選擇。”
不斷更新迭代的裝備系統背后,空軍人才培養建設也在步步“升級”。“未來戰場是一種高端對抗,如何迅速培養出高素質的飛行人才,是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王明志說。
本屆航展上首次進行飛行表演的新一代高級教練機教-10正是為此而生,它能夠解決航校培養和部隊培養之間的技術斷層。楊宇杰介紹,飛行學員從初教6直上教-10,大大縮短了訓飛時間,提升了訓練效益。
“從裝備發展到人才培養,戰略空軍建設在各個領域并行推進、快速展開。本屆航展上,空軍通過裝備靜態展示、飛行表演和軍事訓練會議等多個窗口,可視化地呈現出戰略空軍這一概念。”楊宇杰說,“通過讓觀眾觸摸航空平臺、感知作戰體系,來傳遞一種空軍加速推進‘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轉型,以在更大范圍內更好履行國家使命責任的理念。”
在王明志看來,航展上對新型裝備與作戰體系的全方位展示背后,體現的是人民空軍前所未有的自信與開放姿態,“通過一個平臺相互切磋,把自己展示出去,把對手請進來,這種新時代人民空軍的精神面貌和自信風采,與空軍建設的巨大成就是分不開的”。
楊宇杰也有相同的感受。“自信開放的姿態也是人民空軍邁入戰略空軍門檻的重要標志。用戰略能力肩起戰略任務,強固戰略自信。這應該是空軍想傳達給全國人民的最直接信息。”
殲-20從2016年首次參加中國航展只飛1分鐘“簡單通場”,到2018年三機編隊飛行并開彈艙展示,顯示出空前自信和開放的姿態。
9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航展的飛行表演上,發動機尾噴口更換為鋸齒狀的殲-20一出場,便引起全場轟動。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自豪地宣布,殲-20表演機已經換裝國產發動機,“用上了中國心”。
當天,“殲-20有了中國心”沖上社交媒體熱搜,引起諸多網友和軍迷的關注。殲-20總設計楊偉的一句話更是直接道出大國空軍的底氣與自信——“今年‘七一’時15架殲-20飛過天安門上空,實際上天上不止15架,地上還有一大堆。”“傲嬌”的話語引發網友熱議:“原來飛機是按堆賣的”“殲-20已是過氣網紅”“就喜歡這種一本正經的‘凡爾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